——资环学院党建品牌项目发挥特有作用
“党员导航工程”作为资环学院党建工作品牌活动,是党员长期受教育、加强党性锻炼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全面提高教师学生素质、促进学院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发挥党员在育人实践中的表率作用、在全院营造浓厚全员育人氛围的一项重要举措。该工程在资环学院的深入推行,有力地促进了年轻教师和学生的成长,促进了学院的和谐、持续发展。经过不断的实践和探索,学院逐步形成“以五个方向为抓手、以科研创新为特色、以实践锻炼为升华”,涵盖全体党员,涉及学习生活、心理健康、职业发展、实践锻炼、科研创新等多方位、广覆盖、求实效的基层党建机制。在2012年湖北大学基层党建创新项目立项工作中,该项目被确定为特色党建品牌项目。
党员导航工程以五个方向为抓手,树立青年使命感。党员导航落实到学生日常生活中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增党性、促学习、树新风、爱寝室、强素质。
“增党性”即发挥党员和预备党员的引领作用,带动周围同学认真学习党的先进理论思想,开展丰富多彩的时政活动。“促学习”即培育学院良好的学习氛围,开创“党员带头,乐学善学”的良好局面。学院创办以学生党员为主体的党员工作坊,根据学生需要,经常性开展不同类别的讲座,进行专业学习、考研经验、就业指导、心理疏导、时政探讨等各方面的交流,“学长授经验,学弟来探访”,为广大学子提供一个常规化的交流平台。“树新风”即在学院倡导优良风气,形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各党支部为组织者,引导全院学生参与进来,带动各团支部指导学生签署活动承诺书,订立自我目标。“爱寝室”即整顿寝室环境,一方面要形成干净整洁、规范有序的硬环境;另一方面要形成温暖和谐、积极进取的软环境。结合全校开展的“党员示范寝室”和“书香寝室”活动,学院狠抓寝室文化,设立党员示范寝室,组织大家参观学习;各寝室安排一名寝室督导员,党员巡视员,全面敦促学生提升寝室环境。“强素质”即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专业技能和特长技能,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智商和情商相结合的高素质人才。资环学院组织优秀教师带领学生深入到江夏区、神农架、庐山等开展实地调研,拓展实践能力;学院邀请学校处级干部对学生干部进行骨干培训,提升处事能力;邀请心理导师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加强心理素质;邀请职业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职业发展指导,增强就业实力。
党员导航工程以科研创新为特色,突出自我荣誉感。学院历来重视科研创新,在长期形成的科研传统基础之上,进一步发挥党员导航的作用,促进了科研创新的发展。一是发动教师党员,形成教师科研指导团队。学院教师博士化率在百分之九十以上,科研实力突出,形成了一批“科研素质高、工作作风硬、教学热情足”的教师指导团队。在教师团队中充分发挥党员教师对年轻教师的导航作用,开展对年轻教师的“传、帮、带”,今年李中强、庞静、戴璨等年轻老师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于婧老师在湖北省第三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荣获理工组三等奖等。学院人均科研经费位居全校前列,科研实力突出。学院充分利用科研优势服务地方经济发展,院长李兆华主持的仙洪新农村实验区生物浮岛工程受到国家环保部部长及省委常委的密切关注,院党委书记汪正祥参与了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保护等重大重点项目,副院长王新生负责农业部遥感应用中心武汉分中心工作,副院长李海波主持多项矿山修复重大项目。二是鼓励学生党员,形成以老带新的科研合力。学院的党员学生带头参加国家级大赛,科研经验丰富,需要依靠他们充分带动低年级同学。地理信息系统党支部以学科竞赛为载体,开展专业竞赛“帮扶”活动,发挥党员带头作用,帮助新生认识专业比赛,进行相应的比赛指导。研究生党支部打造“双学型”,即“学术型”和“学习型”党支部,提高科研创新能力。近年来,学院学生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先后获得多项国家级、省级“挑战杯”奖项。
党员导航工程以实践锻炼为升华,培育社会责任感。学以致用,学需躬行,资环学院党员导航不仅仅停留在思想理论上,更体现在实践锻炼中。先后成立了多支社会实践调查小组,开展了多项实践调查,增强了党员的社会责任感。环保协会组织党员干部参观沙湖、东沙连通渠、沙湖污水处理厂等大东湖生态水网工程建设成果。环境工程党支部向学校各部门和学生征集校园建设意见,为我校“两型”校园建设建言献策;结合专业特点,检测沙湖水质,全面了解沙湖水质现状;利用专业技能在沙湖中种植生物浮岛,净化水质并美化环境。城乡规划党支部深入赵家墩社区,开展“党员先锋,爱进社区——关爱农民工子女”活动。在活动中,不断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