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教育学院大力拓展“学生党员阳光行”暑期社会实践项目

作者:党委组织部 编辑: 来源:  发布时间:2012-09-24

教育学院立足师生发展实际,紧密围绕创先争优工作主题,加强规范党建工作,以“学生党员阳光行”项目为核心,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学生党员阳光行”项目是学院教职工“创先争优阳光行”活动的延伸,旨在通过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党员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以党风促教风、助学风,实现了由老师“教”到学生“学”的成长模式转换,推动创先争优工作的系统化、全方位发展。

注重思想引领,建构多维度观察视角。学院旨在通过学生党员的影响力引导更多学生关注弱势群体,拓宽对社会的多维度观察视野,下乡锻炼,服务三农,树立远大理想。在院党委统一部署下,各学生党支部对党建立项课题进行了细化分解,针对不同内容制定了策划书,并由学生党员自主选题、自由组队,院党委进行严格选拔和筛选,确定了10个重点扶持的学生党员暑期社会实践调查团队,全体学生党员加入到该项目中,同时还吸收了部分入党积极分子,进一步充实了团队力量。各团队课题大部分涉及三农问题,如高年级教育技术学党支部的湖北省“农村书屋”工程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低年级心理学党支部的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精神文化生活变迁等课题深受学生党员亲睐,学生党员暑假期间活跃在农村基层体验社会、认知社会、思考社会。

提高行动效果,增强党员实践能力。为了提高学生党员实践调查水平和学术科研能力,学院为每一个团队配备了至少一名党员教师作为指导老师。各团队下乡前,指导老师专门召开会议,对问卷、访谈提纲等内容进行严格把关,要求坚持撰写田野日志,认真记录调查过程和个人感想,注意反思总结,将实践成果理论化、研究化,以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为主导力量,延伸至对全院学生提出更高的发展要求。学院低年级公管支部的“苗圃支教团队”借助师范类专业的优势,在宜昌市秭归县建东村陈家小学开展为期半月的支教活动,教师支部书记刘军老师全程陪同指导,得到了当地教师和居民的高度赞扬。学生党员经过锻炼,收获颇多,表示愿意明年暑假再来给孩子们上课。

拓展阳光平台,建立长效沟通机制。暑假期间,学院建立多种阳光行动平台,加强与学生党员的沟通,引导他们开展服务工作。学院通过QQ群和短信、微博对学生阳光活动进行跟踪记录,及时给予指导,并建立起长期有效的阳光行动保障机制。学院团委微博开辟广播专栏,不定期播报各团队动态,并计划开展“微语心得分享活动”,将学生党员撰写的心得体会发布在团委微博上,促进学院师生的互动与学习。

“学生党员阳光行”项目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学生党员参与实践、服务社会的积极性,同时引入教师教职工“创先争优阳光行”活动的优秀成果,使全院形成党员创先争优的统一局面。同时,学院党建工作以暑期社会实践为依托,为学生提供了服务农村、贡献自我的广阔平台,建立起“理论提升、实践先行”的运行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