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资源环境学院党政领导班子紧紧围绕学院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以创建“五好”领导班子为目标,努力加强自身建设,为建设国内知名的研究教学型学院提供坚实的政治和组织保障。2011年7月,学院党委被评为“全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院长李兆华同志获“全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一、规范管理,制度建院
为进一步规范管理,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学院制订《资源环境学院岗位职责说明书》,对含所有领导岗位在内的全院27类岗位明确具体岗位职责;先后制订《财务管理制度》、《全员坐班制度》、《学院业绩津贴发放办法》等综合管理类制度19项;制订《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教学工作条例》、《教学事故处罚办法》等教学管理类制度13项。通过制订完善一系列涵盖教学工作、队伍建设和后勤行政管理等方面的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加强对学院重点岗位、重点环节的管理和约束,坚持用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以制度建院,把学院工作引上了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管理的轨道。
二、团结协作,民主建院
学院领导班子主要成员带头讲党性、顾大局。班子成员分工明确、各负其责、各司其职,既有分工又有协作,真诚相待,团结协作,互相尊重、互相支持、互相补台,具有较强的全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工作中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坚持执行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凡是涉及学院发展、学科建设、人事调动、干部任免、大额资金使用等重要事项都由学院党政联席会议集体讨论决定。通过党建带动,充分发挥教代会、教授委员会的作用,积极发挥工会、共青团、教代会等组织机构的作用,保障各类组织充分行使权利。尊重民意、依靠民智、充分调动全院师生参与学院建设的积极性,促进学院各方面事业的发展,使学院形成较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三、求真务实,科学建院
学院领导班子求真务实、勇于创新,带动学院全体员工扎实工作、锐意进取,促进学院科学发展。学院注重培养和引进人才,不断增强师资力量,不断优化队伍结构,从建院初的11名教职工发展到48名,具有博士学位的人数从3人增加到35人,专职教师博士化率达到94.59%。学院坚持“立足湖北、面向应用、软硬结合、服务至上”的科研发展方针,2011年科研经费近800万元,在水体保护、生态恢复、旅游规划、土地规划、遥感应用等方面,为湖北发展贡献了力量。学院拥有2个省级重点学科、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以及2个专业学位点,拥有资源环境、地理学两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1个环境科学与工程大学生创新活动基地,设有制图工程等12个实验室。2010年,《植物地理学》获批国家级精品课程,是我校唯一的一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学院坚持以学生为本,以“综合导师制”为手段、以“DIY实验室”为平台,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近年来,学生科研获省级以上奖项61项(其中国家级奖项14项),获国家批准实用新型专利5项、省级奖项40项、校级奖项3项,就业率和考研录取率均处学校前列。
四、筑牢防线,廉洁建院
学院制订并认真执行《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党政干部廉洁从政行为准则》、《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措施》。院领导班子成员带头讲政治、讲正气、讲原则、讲纪律;带头在全院倡导创先争优、廉洁奉公的好风气;带头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遵守党纪政纪及廉政建设有关规定,做到心正、身正、行正。学院积极推进党务公开、院务公开,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贯彻学院管理始终,保障教职工对学院工作的知情权,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为推动学院事业科学发展营造反腐倡廉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