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主题教育 · 榜样】江畅:立言兴邦 立德树人

作者: 编辑:组织部 来源:  发布时间:2019-11-11

编者按:当前,随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不断深入,学校涌现出了一批师生先进典型。这些典型榜样源于基层,胸怀使命,根植平凡,创造不凡,用行动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奋斗和奉献诠释了中国精神,湖大力量,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湖大的生动实践,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最生动的教材。

江畅教授

“做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一名教师的“四有”标准,是为教书育人楷模的时代标准。中国幸福主义伦理学体系和学派创始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湖北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江畅,将其幸福主义思想融入到教书育人的实践中,立言兴邦,立德树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四有”好老师和学术大师的精神与风采。

江畅本科、硕士均就读于湖北大学,毕业后留校工作30余年至今。他是湖北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伦理学博士点和哲学博士后流动站牵头人,中国伦理学会副会长、中国价值哲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文化建设与评价研究会常务副会长。2012年2月,江畅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实现了湖北省属高校“长江学者”零的突破。

他已出版专著译著30余部。其中2部著作获教育部优秀成果二、三等奖,4部著作获湖北省优秀成果一、二、三等奖,发表论文300余篇,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课题被国家社科规划办鉴定为优秀。他担任中共中央宣传部2015年度重大课题“弘扬核心价值观与继承传统文化研究”、2016年教育部基地重大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认同伦理研究”首席专家。2017年荣获第七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奖。

江畅长期从事伦理学、价值论和西方哲学研究,撰写并阐述了被认为是国内有代表性的伦理学体系之一的现代幸福主义伦理学新著《西方德性思想史》,仅在五年时间完成了330余万字,填补了国内西方德性伦理思想史研究空白,入选人民出版社2016年十大优秀学术著作,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

江畅经常说,他一生有两次重大的创业,一次是振兴哲学学科,一次是创建文化发展学科平台。这两次创业锻造了一个自强不息、团结奋斗的沙湖伦理学学派。

江畅先后担任过哲学研究所所长、政治与行政学院党委书记、人文学院院长、校长助理、校党委副书记、湖北省教育考试院院长、党委书记。2012年,因为受聘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而辞去行政职务回校全职任教。

为适应学科协同创新需要,突显人文学科特色,学校决定由江畅牵头建立文化发展学科平台和高等人文研究院。年过55岁、科研与教学任务繁重的他再次白手起家,奋力前行,仅用6年时间打造了文化建设蓝皮书、文化发展论坛等6大品牌,并且先后搭建起了“中华文化发展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和 “湖北文化建设研究院”等省级平台,获得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等重大科研项目立项。

江畅多年来一直践行着“既要出成果,又要出人才;既要出学术研究人才,又要出学术组织人才”的理念,培养哲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过程中,他作为学科带头人也力图打造具有博士学位和博士后经历的学科队伍。

几十年来,江畅从未放松对学生的培养。自1994年来,他直接指导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共有90人,他们中有的已经成为教授、博士生导师,有的已经成为地市级主要领导。他指导的3名基地班本科生保送到了中国人民大学和武汉大学。这些学生虽然各奔前程,但都谨遵师训,始终追求成为智慧之人、道德之人。

作为学科带头人,江畅高度重视团队建设以及学术新人的推出,全力培养和指导青年教师,不断为中青年学者搭建学科平台、创造发展机会。他带领学术团队积极开展科学研究,通过压担子锻炼他们成长。多年来,我校哲学院有2/3以上的教师参加过他主持的科研项目,并由此走上了科研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