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生活网消息:
3月5日,湖北大学求索广场热闹非凡,全校“志愿嘉年华”活动正在这里开展,“书怀雷锋”展示设计、“爱的涂鸦——绘献血印象”、“时空纸飞机”、“雷锋日记传递”、“压力自测+自由拥抱”……几十顶帐篷吸引众多师生和居民或驻足观看,或亲身参与。一个穿着红色志愿者马甲,梳着马尾辫的女孩子穿梭期间。别看她长得小巧、声音温柔,她可是这场“志愿嘉年华”活动的组织协调者之一,当天早上6点多就到场准备了。
这个女孩正是张怡,她是湖北大学艺术学院2022级艺术设计专业研究生,也是校团委兼职辅导员。但最令她自豪的头衔,还是湖北大学艺术学院青年志愿者。
抗疫逆行在一线
2020年2月初,武汉疫情形势依然严峻,但张怡已主动报名投入到疫情防控志愿活动中来。起初,她被安排前去搬运防疫物资。这个98年的小姑娘每次接到任务后,不论多晚都会及时到岗,投入其中。
2月中旬,张怡被安排到区卫健委协助答复救医咨询电话。在那人心惶惶近一个月的日子里,她平均每天都要接40余通求助电话。随后的日子里,她继续坚守,参与到“滞汉人员”救助金信息核对处理工作中。近2000条信息,她一一进行电话回访,提供信息援助。
2020年4月6日,中央指导组来到武汉调研高校毕业生就业和校园防疫情况工作,张怡作为湖北高校唯一一名应届毕业生代表参加了座谈会并发言。也正是在这次会议上,她得到了来自孙春兰副总理的关心和鼓励。也正是得益于会上的所听所闻,4月中旬,她主动报名参加了新冠疫苗二期接种实验。
走,去西部!
2020年9月,本科毕业后的张怡放弃城市工作,选择参加大学生西部计划项目,成为一名光荣的西部计划志愿者。
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张怡全身心投入到服务基层群众中。她既参与了农业生产春播春耕,也和当地职工群众一起在风口前沿地带栽植防护林。刚到新疆,张怡就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负责党建、宣传、妇联、老干等。因水土不服,头一个月她状态奇差,连话都说不出来。但任务来临,她从不退缩、叫苦。一个雪天的晚上,她骑自行车回住地,因分不清地面和冰面,她连人带车狠狠地滑倒在一块冰面上。然而第二天,她浑似没事人般,继续坚持跟同事入户走访村民。
在张怡的印象里,最受鼓舞的是到家中看望慰问老八路陈春英。陈老拉着张怡的手,回顾了自己13岁参加抗日游击队后的感人故事。陈春英老人是在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跟随转业的丈夫,来到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哈密垦区工作的。她把自己的青春都献给了新疆。“干好本职工作,才能对得起党,这是陈老的信条,也成为了我的信条。”张怡动情地说。
结束一年服务期后,张怡回校继续深造。一入学,她便主动报名了学院组织的“下班党员”活动。事实上,每年新生入校,艺术学院就会从高年级的优秀党员、学生骨干中遴选“下班党员”,联系新生班级,开展半年以上的朋辈教育,帮助新生适应大学生活,了解专业特点,掌握学习方法。“从新疆回来,我似乎明白了什么事奉献”,参加活动的张怡专门负责联系两个新生班级,每隔一段时间就就前往新校区策划开展活动。
从一个人到一群人
2016年9月,张怡刚进入湖北大学就选择成为一名湖北大学艺术学院青年志愿者。而她的成长,也离不开这一组织。
湖北大学艺术学院青年志愿者指导中心成立于2007年,在15年的发展历程中,累计注册志愿者超过3000人。在15年的公益服务实践中,艺术学院青志不断挖掘专业优势,开展了包括青少年美育课堂、山区艺术支教、地球环保卫士、红色文化宣讲等在内的服务项目。
如今,“艺术梦工厂”阳光助残行动正是艺术学院青志薪火相传的品牌项目。经过5年积淀,2022年该项目获评第六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铜奖、省赛铜奖。在这一项目中,志愿者们用爱心与专业能力搭建一条沟通的桥梁,消融残障人士的陌生感与边界感。在艺术的世界里,他们无差别对话,享受艺术的魅力。
在课余时间,张怡也积极参加学院青志举办的活动。她经常和参与“艺术梦工厂”服务的小伙伴一起走进社区,运用自己的专业技能,通过绘画等方式陪伴残障儿童,让他们可以从艺术中获得身心上的疗愈和快乐。
张怡的志愿服务在学院、在边疆,也在大家身边。她同样也是艺术学院志愿者们的一个小小缩影。在她的背后,无数个艺院学子都用行动践行着他们的志愿青春。(通讯员 胡梓瑜 陈子墨 郭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