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院党委紧密结合师生发展实际,以基层党建工作为基础,深入推进党建工作创新,将在教职工党员中进行的“创先争优阳光行”推广到学生党员中去,努力打造学院党建工作新局面。
引领行动:助推创先争优
学院党委把 “引领行动”作为阳光行项目的旗帜,组织开展“一言、一课、一文”活动,即教职工党员撰写“师德感言一句话”、“纯洁党性,我为学院发展建真言”征文、支部成员观看《建党伟业》等活动,营造“我是党员我先行”的氛围。活动受到学院教职工党员和学生党员的支持和欢迎。
学院党委完善党建制度,注重学院师生党性砺练,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创新党建工作。因此,学院坚持“三会一课”制度,修改完善了《学生党员管理条例》和《教工党支部书记、学生党支部书记》职责,形成更为系统化的党建制度;实施“强党性铸师魂”工程,即“三比四能”竞技活动,鼓励党员教师比教学、比科研、比服务;实行“强党性促成才”工程,学院每学期都依托党校开展“三项培训”——入党积极分子培训、预备党员培训、学生支委培训,要求学生党员做到“五个一”,即“上好一次党课、读一本经典红书、写一篇深刻思想汇报、体验一次社会实践、参加一次公益服务活动”。
活力行动:彰显实践创新
为激发党员主体力量,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学院党委坚持以“活力行动”作为党建品牌创建的活力源泉,使学院师生广泛参与、充分互动,营造出比、拼、赶的浓厚氛围,在实践创新、社会服务、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涌现出一批先进集体和个人。
今年9月初,学院依托“教苑讲坛”这一平台,推出“坚定信念,力推创先争优;学生主讲,对话科学发展”为主题的学生党员讲坛,以“学生党员阳光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为基础,由党员同学带头汇报实践成果和心得,带动低年级同学共同体会科学发展新成就,进一步增强学院的学术氛围,激发学生科研创新的兴趣。在此过程中,学院还邀请党员教师参与该项活动,对各组的报告进行点评,指导优秀学生党员完善实践成果,撰写学术论文。同时鼓励青年党员教师和优秀本科生、研究生参与到这些项目中来,实现项目共同体传帮带。此外,09级公管专业学生党员吕东在2012年度海峡两岸“民族心·中华情”青少年征文演讲比赛获得一等奖,森林合唱团于今年暑假获得第十一届中国国际合唱节金奖。学生党员在“活力行动”的带动下,践行实践创新,营造出学院师生活跃发展的新气象。
光明行动:开辟交流渠道
在阳光行党建品牌工作开展过程中,学院党委积极开辟沟通交流渠道。学院扎实推进“两访”——学院领导干部访谈所有教师、教师访谈所有学生,“两创”—— 创建“五个好”基层党组织、争当“五个模范”共产党员;创教育事业发展先进,争做优秀人民教师。因此,学院每学期都召开党员教师人生规划交流,班子成员和党委委员与新党员、学习困难学生、青年教工谈话,班子成员和高职称教师为学生成长成才做导航以及毕业生考研、就业指导等系列交流活动;另外,还设置“竞赛辅导岗”、“德育导师岗”、“心理辅导岗”、“家校联系岗”、“职业规划岗”为基础的“五岗”交流及优秀教师座谈会。
“光明行动”不仅为学院师生提供交流平台,也时刻提醒党员牢记党员身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树立榜样,争当先锋模范。教育学教职工党支部帮扶基础年级心理学学生党支部进行整改,促进基础年级心理学学生党支部更好建设。
温暖行动:砺练奉献精神
学院党委把“温暖行动”当作考验教职工党员砺党性铸师魂、学生党员砺党性促成长的验金石。学院依托学生党支部,指导党员走进弱智和聋哑学校,开展特殊群体服务工作,如于儿童节当日牵手农民工子女游览校园;与武昌区聋人协会共同举办羽毛球交流选拔赛,丰富聋人生活;党员教师带领学生党员走进湖大附中,举办高考冲刺交流会;为帮助校友马春花走出生活困境,党员教师们自发捐款,并在全校范围发出爱心倡议,以实际行动为他人树立榜样;今年暑假,学生党员在教师支部指导下,深入秭归农村支教。
教师党员和学生党员在历练中不仅丰富了自己的阅历,同时也更加坚定理想信念,更加注重团结奉献、服务他人,个人修养和集体战斗力得到进一步增强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