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专题报告会在会议中心举行,历史文化学院何晓明教授应邀作了“大国兴衰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专题报告,校党委书记、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组长刘建凡主持会议并就下一阶段的教育实践活动进行部署,全体校领导、全校中层干部参加报告会。

何晓明以“大国兴衰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主题,通过对秦始皇统一中国、隋唐之际国家的兴衰、清朝灭亡与中华民国的建立这3个在我国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关节点的解读与评述,透视了中华民族发展历程中的一些内在规律性认识。他在报告中指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社会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三个历史时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发展条件。中国共产党最善于从历史的过往中总结历史经验和规律性认识,所领导的改革发展与世界发展大势相符合,所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服从和服务于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一定能够实现的。
刘建凡对报告会进行了总结,他认为何晓明教授的报告从历史文化的角度解读了国家与社会的基石是人民,只有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的一切工作要服从和服务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报告让我们深刻地体会到了党的群众路线在治国理政、谋事创业中的极端重要性。
刘建凡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作了重要讲话,并对下一步的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刘建凡强调要扎扎实实开展学习,原原本本研读书目,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全校各级党组织要组织全体党员,采取自学、专家导学、集中研学等方式,静下心来,将教育实践活动的精神实质吃透,将群众路线的原则方法把牢。要结合当前的改革发展实际、湖北实际、湖大实际深入学习和研讨,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大学,打造一流的本科,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更好地服务于湖北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我们要针对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湖北的期望,认真反思学校学科结构、专业设置、科学研究方向、人才培养模式,找准湖北大学服务湖北地方发展的差距,奋起直追,扎扎实实增强湖北大学服务湖北的能力和水平。
刘建凡指出,要学用结合、知行合一,切实增强反对“四风”、践行为民务实清廉的自觉性主动性。教育实践活动要聚焦作风建设,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群众不满意、“四风”问题在我校是存在的,我们一定要看到、看清自身存在的“四风”问题,切不可在思想上认识不到位,切不可存在任何麻痹思想和优越感。我们要注意处理好群众的根本利益与局部利益、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处理好人民群众中的人民内部矛盾,避免单纯的福利主义;要切切实实树立起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将学生的教育主体、教师的办学主体牢记于心,办师生满意的大学,湖北人民满意的大学;要发扬理论联系实际之风,问需于师生,问政于师生,问计于师生,问失于师生,切实解决好师生关心、关注的问题;要自觉遵守党章,严格执行廉政准则,主动接受师生监督。
刘建凡强调要真心诚意征求方方面面的意见,找准、查实存在的突出问题。学习的目的是提高思想认识,找准问题。首先是自己找,按照“照镜子”的要求,对照党章,对照廉政准则,对照改进作风要求,对照师生员工期盼,对照先进典型,查找自己在宗旨意识、工作作风、廉洁自律等方面的差距。既要涉及在单位管理、福利待遇、基础建设、学科建设等方面的问题,更要找准领导干部思想、作风方面深层次的问题;既要有领导班子集体共性的问题,更要有领导干部个人的具体问题。要充分运用历史和群众这些镜子,把自己摆进师生之中,在服务对象、基层一线中去听取意见和建议,通过调研、座谈、访谈、民主评议等多种形式,把意见收集上来。校内各级党组织,尤其是领导干部,务必以真心贴近师生,以诚心求教问题。
刘建凡要求,要对照“镜子”,边学边改,做到灵魂上真触动,认识上真提高,行动上真自觉。学习理论、查摆问题的目的是促进领导班子、领导个人改进作风,这也体现着这次教育实践活动的效果。我们千万要杜绝千辛万苦找出的问题依然是问题,个人依然我行我素。因此,要以这次学习实践活动为契机,实现全校领导干部作风大转变,精神风貌大转变,谋事创业的力度大提升,进一步扎实推进学校综合改革。
刘建凡指出,当前学校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教育、听取意见环节已进行大半,近期学校督导组将深入各单位进行检查督导,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务必不折不扣地完成好教育实践活动规定的各项任务,把教育实践活动不断引向深入,促进学校事业发展。